从蚂蚁处看到这组Hor的照片,意外地重返虎岗走一遍。
熟悉的相思道、凉亭楼阁、钟楼及教室,俯拾当年的青葱岁月,
悠悠几载情,凭照追忆昔日情怀,她是我的母校-昔华中学!
Monday, March 31, 2008
Sunday, March 30, 2008
绕进美罗
每次往北上,即使不在沿途上的时候停留美罗(Bidor)这个地方,回程我不忘要去那里买无核番石榴。美罗“品珍”是不会错过的地点,它就在美罗大街。
我也很庆幸自己的老公都还蛮配合我的意愿,虽然驾驶盘在他手里,方向盘总在我嘴里。本人超爱吃无核番石榴,尤其美罗“苹果型”超脆口多汁爽口,每次吃了就停不了口。
品珍店外全是道地的土产:仁心果、水翁、无核番石榴和臭豆等。美罗的水果,甜美多汁不是盖的,因为这里土地肥沃,种出来的水果都是一级棒的,而且是改良后的优良品质,本地水果大部分都是由这里供应的。
这回周日去“品珍”,看到所谓的高朋满座,桌无虚座,好不容易找到位子,食物也要等上半小时。老公在边等的时候买了几个烧包芋角塞牙缝,然后说他看到很多人都买一定很好吃。老公点了鸭腿面,我个人较钟情云吞面,点了叉烧云吞面,鲜虾云吞够大粒,叉烧有点我家乡的味道,面条QQ不是属于透明的那种口感。至少,我很满意这一餐。基本上云吞面,我较挑剔的是面条和叉烧,只要过关了,就是很高分。
价格虽然贵一点,胜在这里有标价一目了然,你情我愿,所以无怨。此外,临走前记得买些“品珍”手信回家,土产应有尽有,个人特别介绍鸡仔餅和萨其马。
Tuesday, March 25, 2008
英式烤饼-Scones
该换了!
人家手提电话都用3G了,还用着影像不足的电话,还像话吗?
人家相机现在都最少5pixel,还停留在2pixel的数码,被淘汰了;
人家电视机都是LCD 或平面,还在看着十年前的电视机,太老土了;
人家现在的手提电脑都是超薄型,还有个十几公斤的手提电脑,贼都看不上眼,更别说要卖;
人家都用Vista的时代,XP年代的电脑需要被淘汰;
虽然耳边很多关于时代转变的讯息,该把现有的换了!
手提电话虽然不是3G,但是可以通话传简讯,足够了;
相机虽然不是画面最清晰,但是我依然可以用它拍照做记录留念;
没有平面电视,我还是保持着伴着我多年的老电视,电视机是用来看戏不是外壳给人看;
不入流的手提电脑,不必防贼的虎视眈眈,少个担忧;
没有Vista,电脑还是可以操作,不见得有Vista就是进步;
该换了,不过不是我的科技时代。
年代更换,保留我的停滞不前,告诉自己不是被时代淘汰,不是我不要追这个转变太快的科技。
恕我还学不会如何制造钞票比烧钞票还要快,我要拿什么去追科技?
请恕我继续活在追不上最新科技的时代,但是我一样无缺。
人家相机现在都最少5pixel,还停留在2pixel的数码,被淘汰了;
人家电视机都是LCD 或平面,还在看着十年前的电视机,太老土了;
人家现在的手提电脑都是超薄型,还有个十几公斤的手提电脑,贼都看不上眼,更别说要卖;
人家都用Vista的时代,XP年代的电脑需要被淘汰;
虽然耳边很多关于时代转变的讯息,该把现有的换了!
手提电话虽然不是3G,但是可以通话传简讯,足够了;
相机虽然不是画面最清晰,但是我依然可以用它拍照做记录留念;
没有平面电视,我还是保持着伴着我多年的老电视,电视机是用来看戏不是外壳给人看;
不入流的手提电脑,不必防贼的虎视眈眈,少个担忧;
没有Vista,电脑还是可以操作,不见得有Vista就是进步;
该换了,不过不是我的科技时代。
年代更换,保留我的停滞不前,告诉自己不是被时代淘汰,不是我不要追这个转变太快的科技。
恕我还学不会如何制造钞票比烧钞票还要快,我要拿什么去追科技?
请恕我继续活在追不上最新科技的时代,但是我一样无缺。
Saturday, March 22, 2008
那山那人那景
2005年蔡大姐拉大队到金马崙游玩,当时一辆巴士,三辆车子,大约五十多人的阵容,浩浩荡荡到此一游。那一年的家庭旅游很是热闹,大人有大人的忙碌,小朋友有小朋友的好奇,全程充满惊讶欢喜热闹的旅程,悠悠还在脑海里翻腾。回程是满载而归的巴士,用花朵和蔬菜塞满巴士里的所有空间,山上我们都拥有最欢乐的时光。
2008年,三月我提议重游金马崙,安蓓儿尚记忆犹新,儿子翻不回记忆,只好翻照片寻找那丁点的印像。虽然
少了当年多人的热闹,却多了份平静和悠闲。我们一家四口,追寻走过的痕迹,重新踏上高原,看那碧绿茶山,闻那悠悠花香,醉人草莓,百花争艳,绿油油菜园的自然青葱。这个是其中在国内我百游不厌的旅游景点,不为什么这里全是自然景色。花开花谢,循环不息,生气蓬勃的翠绿没有令人失望过。
XXXXXX XXXXX XXXX
寻找炭烧生锅的老字号“海崙餐馆“,还记得Brinchang该地点,绕了两圈还是没找到。我们另找餐馆医肚子,探听下老字号还是熬不过商业化的冲击结业了,取而代之的是印度餐馆。当年我们挤在海崙餐馆里,它其貌不扬,店内没有装修,可是偏偏汤头很够味,配料很足够。在寒冷的高原它给过我们最满意的味蕾和愉快晚餐。我说过下次会再来光顾,岂料我再来的时候,它已经结束了。
“海崙”输给商业化,输给包装,输在老字号的昏黄招牌比不上夺目霓虹灯的大招牌。可惜的是,后人守不住祖业,我们也少了一个福分再尝金马崙炭烧生锅的滋味。一丝的遗憾,那曾经的美好,还是深深在记忆里。
最后在九龙酒店晚餐,还是少了一点点该有的味道。
Tuesday, March 18, 2008
中招!
Tuesday, March 11, 2008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